村庄生成确实存在明确的规则和限制。村庄会自然生成于特定生物群系,比如平原、沙漠、热带草原、针叶林等,但不会出现在丛林或沼泽群系。每个村庄必须有一个中心点(通常是水井或钟楼),周围需要一定数量的房屋建筑作为支撑。系统会在32×32区块范围内检测符合条件的区域,随机决定是否生成村庄,且村庄之间通常间隔32到57个区块,避免过于密集。村庄大小和村民数量取决于房屋和床的数量,但游戏不会让单个村庄无限扩张。
村庄生成数量受地图大小和世界类型影响。超平坦世界由于地形简单,村庄生成频率更高且规模更大;而在默认世界类型中,村庄分布更稀疏且需要符合地形条件。每个存档的种子文件决定了村庄的分布逻辑,通过特定网站输入种子可以预测村庄坐标。僵尸村庄是特殊变体,仅有2%的生成概率,内部没有正常村民且建筑布满蜘蛛网。注意在基岩版超平坦世界中,村庄会被完全禁用。
村民对村庄范围的判定是以头顶方块到另一村民脚底方块不超过30格距离为标准。若想扩大村庄规模,需要增加足够多的床和工作站点方块(如讲台、锻造台等),并确保村民之间有互动空间。铁傀儡的生成也依赖村民数量——当有效床数超过20且村民数量达10人时才会自动生成。不过系统会限制单个区块内的实体数量,避免因村民过多导致卡顿。
如果想主动干预村庄生成,可以使用指令/locate village定位最近村庄坐标,或用/villagegenerate等指令自定义生成。对于已存村庄,保护村民免受僵尸袭击、提供充足食物和职业工作站能促进人口增长。但要注意,游戏机制会自然限制村庄的无序扩张,比如村民繁殖需要空闲床位,而职业分配需要未被认领的工作站点方块。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和资源分配,才能让村庄持续健康发展。